合肥限購回歸1個半月后,有多家樓盤臨時取消開盤,周末開盤的樓盤,現場出手買房的市民也大不如前;而蕪湖發布的官方數據則顯示,前10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同比漲幅接近或超過100%,二手住宅交易金額甚至上漲2倍。分化的市場需要因城施策。日前,我省明確提出要“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功能”,住建、物價等部門不斷出臺的新政以及對房地產市場情況的調研,都預示著不同于以往的市場調控思路。
前十月蕪湖賣房面積翻倍
10月2日至今,合肥實施限購等調控政策已超過1個半月,市場逐漸回歸平靜。
11月26日,合肥天鵝湖附近某盤售樓部正式開放,置業顧問稱情況和以往相比有較明顯的區別。限購前,從前期認籌就是人擠人,現在購房者則是看了又看。而此前一周,合肥有部分樓盤臨時取消了開盤計劃。不少市民也感覺樓盤的推銷電話又多了起來。
作為樓市的二線熱點城市,合肥的調控層層加碼,從限購到土地限價再到房子備案限價等,清晰地傳遞了調控收緊的信號。
而在省內另一個城市蕪湖,情況則完全不同。
日前,蕪湖市住建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市今年1~10月重點領域信息。房地產市場方面,1~10月,該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26.73萬平米,同比上漲92.82%,銷售金額277.94億元,同比上漲112.42%;二手房交易面積159.52萬平米,同比上漲162.02%,成交金額84.9億元,同比上漲256.12%。
從省統計局發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數據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小幅增長,商品房新開工面積擴大,商品房銷售增長較快,庫存減少等都是積極變化,但也存在著市場區域分化,商業營業用房銷售不旺,住宅投資與銷售結構有待改善等問題。該局建議,通過建立和完善制度,切實制定有效措施,來有效地阻止市場對房價的炒作,進一步穩定房價。
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功能
近期,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下發通知,擬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開展住房市場情況調研,其中就有合肥。
記者從物價部門了解到,日前,省價格檢測局到合肥市物價局調研,邀請了合肥市房產局、國土局等行業管理部門,并邀請萬達、萬科、綠地三家房企以及輝達、吉大、義和三家中介公司參加。
根據物價部門介紹,這次座談會圍繞近期合肥市政府出臺的房地產調控(包括刺激或遏制)措施及落實情況,以及近兩年合肥市住房市場交易和價格變化情況,當前房地產市場特點及存在問題,穩定住房價格的建議等方面。
此前23日召開的省政府專題會議上,我省明確提出在“去降補”中,房地產去庫存要堅持分類指導、因城施策,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功能,著力推進非住宅商品房庫存化解。同時,本月18日,省住建廳還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明確我省將加快制定支持住房租賃消費的優惠政策措施,引導城鎮居民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支持公租房保障對象通過市場租房,政府對符合條件的家庭給予租賃補貼。完善住房租賃補貼制度,合理確定租賃補貼標準,建立隨市場租金變化的動態調整機制。
數據
合肥樓市泡沫屬小型
◎收入房價比
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與住房價格之比。
全國數據——
2016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7.8%,比2015年全年名義增幅收窄了0.4個百分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增長為13.9%,增幅比2015年擴大4.8個百分點,房價漲幅出現較為明顯的攀升。今年全國商品住宅收入房價比為7.6,是連續5年來最高。
城市數據——
收入房價比:NO.1深圳(超過35)/ NO.2上海(超過20)/NO.3三亞(接近20)/NO.7南京(超過13)/NO.11杭州(超過12)/NO.14合肥(略超10)
數據分析——
深圳屬于泡沫明顯;合肥與上海、廈門、北京等8個城市泡沫值均超過40%,屬于小型泡沫;東莞、廣州、杭州等12個城市泡沫值在35%~17%之間,屬于微型泡沫。分析認為,泡沫值超過50%的合肥等8個城市,均在2015年和今年成為全國樓市的熱點,房價短期漲幅明顯,房地產市場熱度較高。但在未來一年,由于承載了過大的上漲壓力,隨著調控性質的政策將持續執行,市場成交量將進一步回落,會出現房價環比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情況。 ——數據來自房地產研究機構上海易居全國45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報告
專家觀點
本輪調控將瞄準長期效應
合肥學院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凌斌認為,本輪樓市調控跟以往都不同,常態化、長期效應是一個主要的方向。
光從合肥的限購政策來看,本次并沒有說明執行期限,以往都是暫定1年,也就是說可能是長期的政策。就像四大一線城市一樣,從2011年開啟限購到現在都沒有取消,瞄準的目標就是房價要在合理范圍內。
限購是從購買端抑制需求,相關管理部門對開發商資金規模的限制,對股權眾籌資金的管理加強,對網絡借貸資金的嚴格監控,則是從供應端對房地產企業開發資金的收緊。以前多年的調控力度與今年不能相比,尤其是以往沒有很嚴格的限制房地產開發的資金。
從功能定位上,“回歸居住功能”被很明確地提出,跟之前居住、投資雙屬性并行不同。凌斌看來,這是從臨時性、不得已的調控加碼逐漸向常態化、系統化的管理轉變。以居住功能為主的房地產市場,需要進一步改革戶籍制度。他認為,房價上漲的一大原因是戶籍門檻。孩子要上學,父母要就醫,沒有城市戶籍往往受到限制,無法便捷地享受市民待遇,從而讓購房落戶成為最現實的方法,其實這些人群中很多從根本上說都沒有必要和不應該進入購房市場,通過租客和市民身份的打通,能夠讓他們享受到社會公共服務。
在這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中,曾提及建立健康穩定的四級市場模式,其中租賃作為三級市場的發展也和控制房地產價格漲幅有密切關系。 凌斌認為,從我省明確的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政策看,制定了比較細致的市場管理措施和方法,但對金融領域的租金貸(即以每月租金為擔保,從銀行借貸)和裝修貸(即房產公司將現房全部對外租賃,但毛坯房需要從銀行貸款進行裝修)等橋梁的打通尚未明確,后期還需具體實施辦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