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后的幸福線
文/劉麗
汪國真的《嫁給幸?!分杏羞@樣一句詩: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幸福,都在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書面定義來說,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長久的喜悅,并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并不與快樂、快感劃等號。
而在我看來,幸福無他,心暖而已。
生活中總有人讓你牽掛,也會有人牽掛你,不管是讓人牽掛,還是牽掛別人,有一個人牽掛,都是幸福的;
你的身邊總有人愛你,你也會愛著別人,不管是別人愛你,還是你愛別人,愛與被愛,都是幸福的;
幸福是懷中幼兒的呀呀學語,幸福是身邊愛人的熟睡臉龐,幸福是身后父母的親切守望,幸福還是親朋好友的一路扶持。
幸福何在,身邊常有。
身邊的朋友經常會在一起談論婚后的生活,但多半是數落愛人的諸多不是,與婚前的大相徑庭。其實在我看來,婚姻并非是一本證書,更不是婚禮時的山盟海誓,婚姻需要的是長久的陪伴、包容以及忍耐。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心性、脾氣,當最初的愛轉換為習慣與責任時,幸福也會隨之到來。當你累了,有個供你依靠的肩膀是一種幸福;當你開心時,有個陪你瘋、陪你鬧的人是一種幸福;當你難過時,有個聽你訴說,開導你的聲音是一種幸福;當你工作遇到不順時,有個幫你一起理思路、化解矛盾的幫手也是一種幸福。
結婚后,幾乎每周會回一次父母家,總覺得那里才是自己的港灣。無論何時,那里總會對自己敞開,有開心或是不開心的事情,只要跟父母說說,總能迎刃而解。爸爸總會給我買很多我喜歡的水果,媽媽則會烹飪一桌我愛吃的美食,而我,則會奉上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地雞毛、諸多嘮叨。和爸爸聊聊工作是幸福,和媽媽話話家常是幸福,和老鄰居們說說近況也是一種幸福。
為人父母后,才初嘗父母不易,又覺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所以每逢周末,我都會帶孩子外出旅行,去領略自然之美,或是游樂場瘋玩一天,或是與動物們零距離接觸……拉著他在林間小路上歡騰奔跑,抱著他在天鵝湖挖沙踩水,陪著他在游樂場里自由馳騁,聽著他和大象小松鼠說著悄悄話。每每經歷這些,總覺生活色彩斑斕,我心溫暖。
當然,每個人看幸福的角度不同,每個人眼中的幸福也不同。
在父母眼中,幸福是有個健康的身體,是有個可以陪伴身側的老伴,是子孫滿堂圍繞膝下的歡樂……
在兒子眼中,幸福是媽媽給買了一顆棒棒糖,爸爸給講了一個好聽的故事,爺爺帶著出去坐了一次搖搖車,想要的小汽車玩具終于到手了,外婆送了一件帥氣的小西服…..
這樣想想,幸福的事還真不少,雖然同樣瑣碎,同樣微小,甚至不值一提,但正是這些點滴構筑著人生的歡樂時光。它們日積月累,駐扎在日子的縫隙中越變越美好,人生因此有了繼續走下去的理由,幸福就這樣推動著我們的日子,越過越香!
幸福會隱身,無心的人總是看不見它,總是覺得它離自己很遙遠。只有懂得細細去體會、感恩的人,才能體會到幸福的味道。而我身邊的這些幸福,父母所期望的幸福,孩子已擁有的幸福一起組成了我身后的幸福線,這條幸福線會越來越長,枝椏越長越多,幸福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