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公司企業文化建設
公司2013年工作會議學習心得一
近年來,安徽地礦置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經營規模和業績快速增長,市場品牌在省內有了一定知名度,企業經營機制正逐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企業管理體制也按照房地產行業要求進一步走向專業化、市場化。我們知道企業的全面發展,是外延和內涵的協調發展,外延表現為企業的規模、業績和品牌,內涵則是企業的效能、創新和文化。安徽地礦置業如何在當前激烈的、復雜的、且國家房地產宏觀政策不確定性的市場競爭中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除了規模、市場等外延適度、適時發展外,內涵發展應當是公司所要研究和重視并加以解決的首要問題。
公司2013年工作會議明確要求,“企業走內涵式發展之路是市場經濟的必由之路,內涵式發展不僅能內激活力,增強軟實力;更能外樹形象,提高競爭力”。如何加大內涵建設,會議提出“四個創建”,其中一點“是創建“人文型”企業,提高干部職工的人文理念和文化素養,逐步建成具有地礦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
什么是企業文化?如何建成具有地礦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筆者認為: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個性意識及內涵的總稱,體現為企業組織行為。企業文化是企業運行過程中所培育形成的、與企業組織行為相關聯的、并事實上成為全體員工主流意識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體系、基本信念及企業組織行為規范的總和。至于企業文化的內涵,其內涵非常廣泛,既包括企業內部大家共同認可的企業觀念,也包括外在的、看得見的企業行為表現。
二、企業文化的繼承
企業文化狹義上就是精神文化,長期以來,“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地質“三光榮”精神,是地礦行業以及廣大職工的標志性精神文化,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地礦職工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歷經艱難困苦,仍無怨無悔,血液里流淌的的就是從事地礦事業是神圣的、能為地礦事業獻身而感到無上榮光與幸福的自豪感。這種精神是地礦企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地礦企業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因此,作為地礦經濟發展和市場經營需要而發展成長起來的安徽地礦置業沒有理由丟掉這筆精神財富,而只能義無返顧的、毫無保留的繼承,并將其發揚光大。可以說,這種精神文化就是安徽地礦置業的企業文化的核心。
三、企業文化的創新
文化傳承必須走繼承和發展的道路,這種繼承和發展是揚棄,是在汲取精髓的基礎上改革和升華。在中國,房地產行業是伴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而興起的新興行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不僅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而且具有很鮮明的現代時代特征。法制經濟,市場競爭規則,行業管理規范,現代經營理念,企業組織和員工行為規范,用戶至上的服務宗旨,企業市場信譽和形象等都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因此,為適應市場經濟以及企業發展的需要,公司上下必須不斷地學習,逐步培育和形成一種全新的、符合市場經濟和現代社會的企業文化理念,在繼承和發揚地礦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現代企業精神文明的嫁接和融合,由此創新發展成為具有鮮明個性特色的安徽地礦置業企業文化。
四、企業文化的建設
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也是對企業員工進行教育和培養的過程。它運用現代的企業法治理念和傳統的職業道德倫理來約束和規范員工的行為,通過倡導企業精神來引導員工樹立理想和信念,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開展企業文化建設,通過在公司全員動員,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編制《公司企業文化手冊》,開展“企業文化宣傳日”活動,通過各種形式培訓、普及,使員工了解并認同,形成企業文化的共識。研究、總結、提煉并形成具有地礦特色的企業精神文化的內涵,整合并完成企業文化支撐體系,完成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形成比較成熟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
企業文化對外是企業的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凝聚力。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在企業內部營造一個公平、信任、積極向上、以人為本的良好工作環境;可以增強企業員工的主人翁的意識,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下,全體員工逐步樹立起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可以促使企業的每個成員能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產品的價值,從而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成功的企業文化是確保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它能夠使企業產生不斷改革、不斷完善、不斷創新、不斷前行的動力,優秀的企業文化既具有符合市場經濟的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的共性,同時又具有鮮明的、獨具特色的行業或企業個性。建設優秀的、具有地礦特色的企業文化,是安徽地礦置業兩個文明建設的工作目標,也是安徽地礦置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
(合肥望江東路聯合項目部 董思俊)